English

棉铃虫大发生之谜揭开

1998-02-0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薛冬)近年棉铃虫在我国许多棉区大发生,成为棉花生产中难以克服的顽症,棉农也到了“谈虫色变”的程度。为此,从1994年起,探寻棉铃虫大发生原因被列入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粮棉作物五大病虫害灾变规律和控制技术基础研究》。经过近4年的努力,这项科研已取得成果,日前,该项目课题组首席专家郭予元研究员宣布:棉铃虫大发生主要原因有三,其中,气候干旱是第一个主因。

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干旱是棉铃虫大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其实验依据是,蛹期土壤含水量试验证明,土壤相对含水量为0%~40%(含水量10%以下)时,大多数蛹能正常羽化;当土壤相对含水量达60%(含水量15%)时,83%的蛹不能正常羽化。结果表明,棉铃虫蛹耐旱怕水,蛹期遇上大量降水对棉铃虫种群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再有,在我国农田盈亏图上,0线以北(黄河流域)为棉铃虫常发区,只有在棉花生长阶段多雨年份棉铃虫才发生较轻,0线以南(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通常农田水分较充沛,只有在干旱年份棉铃虫才大发生。

棉铃虫大发生的第二个原因:施肥水平特别是施氮量的日益增高是棉铃虫严重性上升的主要物质基础。试验证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取食不同寄生植物的棉铃虫成虫产卵量均呈上升趋势,棉铃虫的生殖力与棉田小区施氮量呈显著正关系。

棉铃虫大发生的第三个原因: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使棉铃虫抗药性增强,这是造成棉铃虫种群失控的最主要人为因素。试验表明,除了新疆棉区的棉铃虫抗药性尚处于敏感水平以外,其余主要棉区的棉花如黄河、长江、辽河流域棉区等的棉铃虫都属高抗水平,这反映了新疆棉区较少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而其他棉区普遍存在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问题。

郭予元研究员认为,这项研究成果,为防治棉铃虫提供了重要依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